安溪鐵觀音網溫馨提示:炒制好的西湖龍井極易受潮變質,須將歸堆后的成品茶,放入底層鋪有塊狀石灰(未吸潮風化的石灰)的缸中加蓋密封封存一星期左右,西湖龍井的香氣更加清香馥郁,滋味更加鮮醇爽口。
一、從采摘說起
二、鮮葉攤放
—龍井茶炒制部分—
三、殺青(又稱青鍋)
即殺青和初步成型的過程。當鍋溫達80~100°C時,涂抹少許植物油脂于鍋內,投入約100克經攤放過的葉子,開始以抓、抖手式為主,散發一定的水分后,逐漸改用搭、壓、抖、甩等手式進行初步成型,壓力由輕而重,達到理直成條、壓扁成型的目的,炒至七八成干時即起鍋,歷時12~15分鐘。
四、回潮
殺青后,放于陰涼處進行薄攤回潮。攤涼后篩去茶末、簸去碎片,歷時約40~60分鐘。
五、輝鍋
回潮后的茶葉倒入鍋中,進一步整形炒干,完成定型。通常是四鍋青鍋葉合為一鍋輝,葉量約250克,鍋溫60~70°C,歷時20~25分鐘,鍋溫分低、高、低三個過程,手式壓力逐步加重,主要采用抓、扣、磨、壓、推等手法。其要領是手不離茶,茶不離鍋。炒至茸毛脫落,扁平光滑,茶香透出,折之即斷。
六、分篩
用篩子把茶葉分篩。簸去黃片,篩去茶末,使成品大小均勻。
七、挺長頭
把篩出的大一點的茶葉再一次放入鍋中,將其挺直,歷時約5~10分鐘。
八、歸堆
將成品分包成0。5公斤一包,分開保存。
九、收灰
炒制好的西湖龍井極易受潮變質,須將歸堆后的成品茶,放入底層鋪有塊狀石灰(未吸潮風化的石灰)的缸中加蓋密封封存一星期左右,西湖龍井的香氣更加清香馥郁,滋味更加鮮醇爽口。經此處理后的西湖龍井,在室溫干燥環境中保存一年仍能保持“色翠、香郁、味甘、形美”的品質。經過以上工序炒制的西湖龍井,形狀扁平光滑;色澤嫩黃似糙米色;湯色碧綠清瑩;滋味甘鮮醇和;香氣幽雅清高;又較好地保持了天然營養成分,具有生津止渴、提神益思、消食利尿、除煩去膩、消炎解毒等功效。